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多种药剂,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。常用的药剂包括混凝剂、絮凝剂、碳源药剂等。本文将介绍这些药剂的投加比例、技术指标以及实用操作技巧。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目标进行调整,并可能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。
一、混凝剂的投加比例
混凝剂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。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(PAC)和三氯化铁等。
1. 硫酸铝
-适用范围:适用于pH值较高、碱度较大的污水。
投加比例:一般为50-150 mg/L。
技术指标:硫酸铝的有效成分Al2O3含量应在15%以上。
操作技巧:硫酸铝在使用前应充分溶解,溶解时间约为30分钟,溶解浓度一般为5-10%。
举例:某污水厂处理量为1000 m³/h,原水pH值为7.5,需投加硫酸铝。根据经验,投加量为100 mg/L,则每小时需投加硫酸铝100 kg。
2. 聚合氯化铝(PAC)
适用范围:适用于各种pH值范围的污水,尤其是高浊度污水。
投加比例:一般为10-50 mg/L。
技术指标:PAC的碱化度应在50-80%之间。
操作技巧:PAC在使用前应充分溶解,溶解时间约为30分钟,溶解浓度一般为5-10%。
举例:某污水厂处理量为500 m³/h,原水浊度较高,需投加PAC。根据经验,投加量为30 mg/L,则每小时需投加PAC15 kg。
通常配置浓度:聚合氯化铝的通常配置浓度为10%-16%。这意味着在100公斤的PAC溶液中,含有10-16公斤的PAC干粉。这种浓度是指药剂溶液的浓度,而不是直接与水的体积相关。
每吨污水的投加量: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约为每吨污水加0.5-2KG PAC干粉。这个投加量是基于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来确定的,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目标进行调整。
不同水质的投加量:不同水质条件下,PAC的投加量也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参考值:
生活用水:2.5~25公斤/千吨水
工业用水:2.5~25公斤/千吨水
城市污水:15~50公斤/千吨水
电镀废水:20~100公斤/千吨水
冶金废水:20~150公斤/千吨水
造纸废水:50~300公斤/千吨水
制革废水:100~300公斤/千吨水
食品废水:50~150公斤/千吨水
化工废水:50~100公斤/千吨水
乳化废水:50~200公斤/千吨水
洗煤废水:30~100公斤/千吨水
这些数据提供了不同药剂在每吨水处理中的大致配比量和投加量,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目标进行调整,并可能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。
3. 三氯化铁
适用范围:适用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。
投加比例:一般为10-50 mg/L。
技术指标:三氯化铁的有效成分Fe2O3含量应在30%以上。
操作技巧:三氯化铁在使用前应充分溶解,溶解时间约为30分钟,溶解浓度一般为5-10%。
举例:某工业废水处理厂处理量为200 m³/h,需去除重金属离子,需投加三氯化铁。根据经验,投加量为20 mg/L,则每小时需投加三氯化铁4 kg。
二、絮凝剂的投加比例
絮凝剂主要用于增强混凝效果,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(PAM)等。
1. 聚丙烯酰胺(PAM)
适用范围:适用于各种污水的絮凝处理。
投加比例:一般为0.1-0.5 mg/L。
技术指标:PAM的分子量应在1000万以上。
操作技:PAM在使用前应充分溶解,溶解时间约为60分钟,溶解浓度一般为0.1-0.5%。
举例:某污水厂处理量为1000 m³/h,需投加PAM。根据经验,投加量为0.3 mg/L,则每小时需投加PAM0.3 kg。
三、碳源药剂的投加比例
碳源药剂主要用于生物脱氮过程,常用的碳源药剂有甲醇、乙醇、醋酸等。
1. 甲醇
适用范围:适用于反硝化脱氮过程。
投加比例:一般为3 mg/L(每去除1 mg/L的硝酸盐)。
技术指标:甲醇的纯度应在99%以上。
操作技巧:甲醇应直接投加在缺氧段,并通过搅拌器与进水及混合液充分混合。
举例:某污水厂处理量为1000 m³/h,需去除硝酸盐氮20 mg/L,需投加甲醇。根据经验,投加量为60 mg/L,则每小时需投加甲醇60 kg。
四、实用操作技巧
1. 药剂溶解与储存
- 药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溶解,溶解时间和浓度应根据具体药剂的特性确定。
- 药剂应储存在干燥、阴凉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。
2. 加点选择
- 药剂的投加点应尽量选择在水流紊动较大的地方,以确保药剂能迅速均匀地扩散。
- 对于多段处理工艺,药剂应分段投加,以提高处理效果。
3. 投加设备
- 投加设备应选择计量泵,确保投加量的准确性。
- 投加设备应定期维护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
4. 在线监测与控制
- 应设置在线监测系统,实时监测进出水水质,及时调整药剂投加量。
- 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,根据水质变化自动调整药剂投加量,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。
合理选择和投加药剂,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。同时,通过优化投加工艺和设备,可以提高处理效率,降低运行成本。
各类药剂的投加比例需根据具体水质情况和实验结果确定,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。